|
1923年 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正式决定同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并确定了合作方针。 1924年初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广州召开,主要讨论国民党改组问题。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标志着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党“一大”以后,全国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起来。 1925年3月12日 孙中山先生由于患肝癌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临终时,他嘱咐国民党和全国人民坚持实行三大政策,进行反帝反封建斗争,将革命进行到底。孙中山是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伟大的爱国者,他全心全意的为改造中国而耗费了毕生的精力,真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对他的逝世,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都表示深切哀悼。 1925年 各地工人纷纷罢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日英等帝国主义残酷镇压罢工工人;5月,又在上海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五卅惨案。这样,在中国掀起了一个以工人阶级为主力的反帝爱国运动高潮——五卅运动。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省港大罢工。罢工坚持16个月,是当时世界上罢工时间最长的一次,给英国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 五卅运动是大革命时期反帝爱国运动的高潮,给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以前所未有的打击,为后来的北伐战争准备了群众基础。 1926年 为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国民政府决定出师北伐。北伐的主要对象是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个军阀。 1926年7月 北伐战争开始。北伐军迅速占领湖南,连克湖北军事要地汀泗桥和贺胜桥,占领武昌。吴佩孚的主力被消灭。随后,北伐军转攻江西,南北合击,歼灭了孙传芳的主力,占领南昌。第二年初,国民政府从广州迁到武汉,武汉一时成为全国革命的中心。吴佩孚、孙传芳溃败时,张作霖进军河南,企图阻挡国民革命军北伐。武汉国民政府继续北伐,从武汉北上的北伐军连战皆捷,与冯玉祥的部队会师郑州。奉军被迫撤退。从南京北上的北伐军也占领了徐州。 1927年3月 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在陈独秀、周恩来的亲自指挥下,取得了胜利。这是中国工人运动史上光辉的一页。 1927年4月12日 在蒋介石指使下,反动武装在上海进行血腥大屠杀,制造了“四一二”反革命政变。4月18日,蒋介石在南京成立了国民政府,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抗。 1927年7月15日 汪精卫在武汉召开国民党中央“分共”会议,正式决定同中国共产党决裂。汪精卫等以“宁可枉杀千人,不可使一人漏网”为口号,对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进行血腥大屠杀。这就是“七一五”反革命政变。第一次国共合作终于全面破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失败了。 失败的原因有:客观方面,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主观方面,年幼的中国共产党缺乏革命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放弃了对武装革命的领导权。大革命虽然失败了,但它在中国新民主主义的革命航程上有着重要的作用:首先,宣传了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扩大了共产党在群众中的影响;其次,共产党开始掌握了一部分革命武装;第三,广大群众受到了一次革命洗礼。这些都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